“营改增这项改革意义重大,其出发点是要消除对服务业的重复征税。目前广东现代服务业需求旺盛,通过改革,让其已经纳税的上游服务环节可以在下游进行抵扣,使总体税负更公平,这将助力广东供给侧改革。”胡金木说。
胡金木在专访中谈到了落实改革的广东“信心之源”:广东从2012年推进营改增试点以来,已累计为企业减税687亿元,减负面达到98%。在此红利下,广东营改增企业也迎来了大发展,试点纳税人数量从三年前的10余万户发展到45万余户,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之时,该试点助力广东第三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和税收增长点:2015年广东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突破50%。
不仅如此,该项改革试点还更全面地惠及了服务业以外的行业。“营改增试点不仅改在服务业,更惠及工商业,工商业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以来因为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增加,减轻税收负担95.78亿元。”
全面落实《方案》剩下不足45天 啃硬骨头打攻坚战 广东有勇气
胡金木表示,面对全面落实《方案》不足45天的“倒计时”,广东国税部门正发挥啃硬骨头的精神,全力以赴做好以下工作:
一、发挥啃硬骨头精神,全力以赴落实《方案》,做好国地税征管衔接。“此前试点留下的三分之二的任务都是更难啃的‘硬骨头’,但我们要再去‘啃’。”据胡金木介绍,近日广东国地税部门已成功完成营改增数据迁移工作,该局在已上线金税三期系统基础上研发了数据迁移辅助平台,与地税部门协商扩大了征管数据共享权限,顺利完成了84.41万户营改增试点纳税人的接收。
二、创新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,确保《方案》顺利推进。胡金木表示,在工作量加大,用人和经费不增加的情况下,该局通过开发新的信息化管理手段,促进征管效率的提升,为《方案》全面落实奠定信息化保障。“一方面,我们正加紧建设广东电子税务局。今年五月,不仅这一系统将启动运行,而且税务人员的操作及服务也会一并培训到位,届时国地税纳税人所有的涉税业务都能通过电子税务局进行受理。另一方面,我们将全面推行电子(网络)发票。营改增方案推行后,解决试点纳税人的发票问题是企业最紧迫的事情,假如发票供应跟不上,将直接影响企业收取货款。借助我们的电子网络发票系统,纳税人可实现发票领用、开票、核销、查验全流程线上完成。 ”
三、细化工作方案,做好《方案》落地配套工作。“我们正在做一些初步的细化工作方案,如完善对试点企业的培训和辅导等,这方面相关的制度和配套措施就有几十项,但我们需要一点时间,因为不光是税务系统要推进改革,我们还要带着广东试点企业一起做出全国的营改增改革样板。‘两会’已经吹响了营改增攻坚战的号角,不论是加班加点还是启动应急措施,广东都会想办法打好这一仗。”